植物发病原因分析方法
不管是在家养花草还是耕地种果、造林,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都会多多少的遇到一些病害。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造成植物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发病原因
1、侵染性发病
由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此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可以进行再侵染,造成病害的传播。如稻瘟病、黄瓜青枯病、油菜菌核病、辣椒疫病等,传染性病害分为细菌类、真菌类和病毒类,其中农作物以真菌引起的病害最多。
2、非侵染性发病
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如气温、湿度、光照、营养、气候、有毒物质等。此类病害不具有传染性,常见的如日灼病、寒冻、涝害、缺肥等植物病害。通常都是由于养护或管理不当引发的。
3、虫害性发病
病虫是由一些植食性昆虫引起的,主要是通过吃食植物的枝叶、根茎和吸取植物的组织液对植物造成组织受损或者营养不足。造成植株长势变差,甚至死亡。如:蜗牛、蚜虫、天牛等。
受病症状
1、变色
植物绿色部分的叶绿素受到抑制,叶绿素不能正常形成或其他色素过多或被破坏黄化,叶子上或花瓣上表现为淡绿色、黄色甚至白色,整个植株或整个叶子出现均匀褪绿的现象。如蚜虫引起的多种病毒病常表现为花叶(花叶是病毒病的重要特征)。
2、坏死和腐烂
因植物受害组织的性质不同,症状表现也各异常。叶子组织的坏死常表现为叶斑和叶枯2种,有些叶斑还可能脱落形成穿孔。多肉幼嫩的组织坏死容易表现为腐烂,花器、果实坏死而形成花腐、果腐等;反之,则易形成干腐,如树木腐朽病、桃树流胶病等。
3、畸形
植物在感病后,因细胞或组织过度生长或发育不良而形成的。如:叶子皱缩、变小,枝条簇生或变扁呈带状,有的根、茎或枝条局部组织膨大形成肿瘤等。此类症状多由病毒、真菌、生理因素引起的。如桃树缩叶病、辣椒病毒病、菊花矮化病等。
4、萎蔫
引起植物萎蔫的原因多种多样,总体来说是由真菌、细菌等引起的,发病通常为整株性,依据症状和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等。如植物生理性失水,典型的萎蔫是指植物的根部或茎部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病原真菌或细菌的侵染,使水分输导受到阻碍,引起植物急剧失水,细胞膨压下降而出现的凋萎现象,如西瓜枯萎病、花生青枯病等。
植物病害判断
1、虫害
虫害能发现虫体、为害症状及排泄物等比较明显的特征。若初步为虫害,要明确虫害种类。或者依据植物的被害状判断害虫的口器类型,也可依据昆虫的排泄物或虫粪判断害虫类型,针对不同的害虫再采取相应的方式防治。
2、病害
若初定为病害,则可依据症状及其分布判断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若是大面积同时发生,不是逐渐蔓延,则可初定为非侵染性病害,否则为侵染性病害。
3、侵染性病害的判断
有些非侵染性病害表现出来的症状与病毒等侵染的表现很相似,通常以能否相互传染才能确定。
①真菌性病害的判断:真菌侵染植物引起病害是植物最常见、最普遍的病害类型。通常会在寄主受害部位的表面或迟或早出现病征(入:霉、粉、锈、菌核等)。可依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判断病菌的种类。
②细菌性病害的判断:主要表现为斑点、腐烂、枯萎、畸形等,病征不如真菌病害明显。发病初期绝大多数病部呈水渍状,然后慢慢扩散,边缘周围出现半透明的黄色晕圈,到后期逐渐有菌脓溢出。
③病毒性病毒的判断:病毒性病害会出现变色、畸形、黄绿斑驳状花叶等症状,不会出现病征,容易于非侵染性病害相混淆,判断的关键在于看病株在田间的分布状况。如果病株在田间比较分散,病株四周有健康的植株,则可判断是病毒病。此外,田间发生时间也有助于判断,通常非侵染性病毒的发生时间较为一致。
④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判断:通常此类病害都能在感病组织上检查到病原线虫或寄生性种子植物,比较容易与其他几种侵染性病毒区分开来。
大家在植物出现异常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分辨,到底是由自然生长、新陈代谢引发的异常还是发病造成的问题,这样才能及时的将病害控制在一范围内。
来源:歇后语大全